2024票据风云:八省三市人行的创新棋局
前言
人民银行作为票据的主管部门,目前各地人行在票据业务上有哪些实践?为此,我们整理了八省三市人民银行2024年在票据领域做的一些工作实践,总体来看,各地人民银行主要还是聚焦于再贴现、绿色票据、供应链票据这几个方面。
北京分行:“融”“通” 并进,激活产业新动能
2024 年,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在票据业务领域持续发力,以强化 “融”“通” 系列专项再贷款再贴现工具为核心举措,精准滴灌实体经济。“融” 系列为市场注入充足流动性,“通” 系列则聚焦重点产业,开辟票据融资的绿色通道 。其中,“通” 系列专项再贴现产品极具特色,“京创通” 专注于科技领域,为科创企业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其突破技术瓶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京绿通” 着眼绿色发展,推动绿色能源、环保产业等领域的项目落地,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京文通” 助力文化产业繁荣,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等企业提供资金保障,推动文化创新与传承;“京制通” 则致力于制造业升级,支持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上海总部:“沪科专贴”,科创融资新引擎
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赛道上,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于 2023 年勇立潮头,首次针对科创领域创新设立 “沪科专贴” 再贴现工具,犹如为科创企业打开了一扇通往低成本融资的大门 。这一创新性举措精准聚焦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弱项,直击初创期小微、民营类科创企业融资难的痛点。
获得 “沪科专贴” 支持的科创类票据贴现,能切实享受到贴现率优惠,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对于那些在创新之路上艰难前行、资金链紧张的初创期科创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场 “及时雨”。通过这一优惠机制,企业得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核心环节,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
到了 2024 年,“沪科专贷” 与 “沪科专贴” 持续发力,累计发放专项资金 502 亿元,惠及科创企业的数量不断攀升,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这些专项资金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上海在科创金融改革的道路上稳步迈进,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
广东分行:创新机制,打造票据服务新模式
2024 年,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紧紧围绕广东省重点领域和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积极作为,勇于创新,在票据业务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实践 。为了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广东省分行创设了 “再贴现 + 产业链” 工具资金发放模式,精准聚焦于广东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链。通过这一创新模式,对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上下游配套企业的票据进行再贴现支持,有效增强了产业链的稳定性与竞争力 。
在绿色金融领域,广东省分行同样成果斐然。分行制定企业碳账户融资标准,搭建起 “碳工具 + 碳账户 + 碳信用 + 碳融资” 的 “四碳” 融合机制,将碳减排支持工具、企业碳账户、碳信用评级与融资服务有机结合,实现了绿色金融服务的全流程贯通 。这一创新机制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碳足迹记录与量化的碳信用评价,更为金融机构识别和支持低碳企业提供了有力依据,促进了金融资源向绿色产业的高效配置 。
山东分行:“四位一体”,引领供应链票据新潮流
2024 年,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在供应链票据领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通过打造 “四位一体” 新模式,为供应链票据业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政策协同方面,山东省分行会同省财政厅、工信厅、商务厅、交通运输厅等多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财政金融政策融合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通知》 。这一政策犹如一场 “及时雨”,每年专设预算资金 3000 余万元,对那些接入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的企业、积极签发供应链票据的企业,以及在供应链金融发展中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金融机构给予实实在在的奖励,激发了市场主体参与供应链票据业务的积极性 。
分行还设置了 50 亿元再贴现专项额度,对符合政策支持条件的供应链票据实行 “见票即贴”,且专项额度到期后可滚动使用,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供应链票据的流动性,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 。
河北分行:创新模式,助力科创票据展翅高飞
2024 年,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在票据业务创新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通过创新 “再贴现 + 重点领域产业链” 业务模式,为河北省重点领域的产业链发展注入了强大的金融动力 。这一创新模式,紧密围绕河北省的产业发展规划,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链,通过再贴现政策的精准发力,实现了金融资源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
分行在全省大力推广 “科冀通” 再贴现业务,这一业务成为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为了确保政策能够精准惠及科创企业,河北省分行创建了科技企业 “白名单”,这份名单犹如一份 “宝藏地图”,清晰标注出最具发展潜力和创新活力的科技企业 。入选 “白名单” 的企业,其科创票据在办理再贴现时,能够享受一系列的政策优惠。分行通过单列再贴现额度,优先保障 “白名单” 企业的票据融资需求,确保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不会因资金短缺而受阻 。
湖北分行:创新体系,推动绿色与供应链票据双发展
2024 年,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在票据业务领域成果丰硕,通过创新绿色票据体系与大力发展供应链票据,为湖北地区的绿色发展与供应链金融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
在绿色票据方面,分行立足长远,精心布局,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政策举措 。2024 年 1 月 23 日,湖北省金融学会发布了首个团体标准《湖北省绿色票据认定指南》,这是首份由人民银行参与起草并公开发布的 “绿色票据认定指南” 。该指南由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提出并归口,招商银行武汉分行牵头起草,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共同参与制定 。指南对绿色票据的定义、认定要素、等级划分及认定流程都作出了明确且细致的规定 。
在定义上,明确绿色票据是票据当事人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经济活动,用于支持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绿色服务等领域的商业汇票 。认定要素涵盖出票人绿色主体认定、贴现人绿色主体认定以及绿色交易背景认定 。例如,出票人或贴现人当前无仍在公示阶段的环保处罚且近三年内未发生暂扣或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同时满足近一年主营业务中绿色业务收入占比达 50% 及以上等条件之一,即可视为符合绿色主体标准 。在绿色交易背景认定上,要求贴现人与其前手之间的交易标的用于绿色项目、绿色产业或节能减排项目 。
重庆分行:特色信贷产品,精准滴灌重点领域
2024 年,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创新信贷产品为突破口,推出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方案,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分行创新性地推出 “再贷款 + 科技快贷”“再贷款 + 绿易贷”“再贴现 + 科票通”“再贴现 + 绿票通” 等特色信贷产品,这些产品犹如一把把 “金钥匙”,精准打开了不同领域企业的融资之门 。
“再贷款 + 科技快贷” 紧密围绕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其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科技型企业往往具有 “轻资产、重研发” 的特点,传统的信贷模式难以满足其融资需求 。而 “再贷款 + 科技快贷” 产品,通过引入再贷款资金,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使得金融机构能够以更优惠的利率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 。同时,在担保方式上更加灵活,除了传统的抵押担保外,还引入了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创新担保方式,有效解决了科技型企业因缺乏抵押物而导致的融资难题 。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科技企业,凭借其拥有的多项专利技术,通过 “再贷款 + 科技快贷” 产品获得了银行的信贷支持,得以加大研发投入,成功推出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人工智能应用产品 。
四川分行:创新政策产品,推动绿色金融大步向前
2024 年,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实践与创新成果显著,为四川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分行围绕再贴现工具,推出了极具创新性的 “川碳快贴” 政策产品,旨在为绿色低碳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 。“川碳快贴” 实行 “额度优先、办理优先、利率优惠” 三项措施,这三项措施如同三把 “金钥匙”,精准打开了绿色企业的融资大门 。额度优先确保了绿色企业在票据贴现时能够优先获得额度支持,不会因额度紧张而影响融资进度;办理优先则简化了贴现流程,提高了办理效率,让企业能够快速获得资金,满足生产经营的急需;利率优惠更是直接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
分行深入实施绿色金融专项行动,积极建设绿色企业和项目库,为绿色金融的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 。通过与多部门的协同合作,分行广泛收集绿色企业和项目信息,经过严格筛选与审核,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纳入库中 。截至三季度末,入库 309 家绿色企业和 115 个绿色项目,这些企业和项目涉及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环境等多个绿色领域 。入库企业和项目不仅能享受到金融机构的重点关注与支持,还能通过库内的信息共享与交流平台,与金融机构实现精准对接,促进融资顺利达成,截至三季度末,已促进融资 142.4 亿元 .
江西分行:绿色票据,为金融发展添绿量持续攀升
2024 年,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探索绿色票据认定和管理为切入点,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分行深刻认识到,准确认定绿色票据是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绿色产业的关键前提 。为此,分行精心制定了一系列严谨且科学的绿色票据认定标准与流程,从项目类型、企业资质到资金用途等多个维度进行严格把控 。
国安供应链-让信用流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