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应链平台接入加速
2025年,供应链平台获得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接入资格的进程明显加快。到2025年7月为止,已经获准接入票交所的供应链平台共有45家,涵盖了企业(28家)、银行(14家)、财务公司(3家)这三类主体;其中仅2025年1月至7月,就有14家供应链平台获准接入,这一数量远远超过了往年同期。2025年获准接入的14家供应链平台具体如下:
二、供应链票据有限追索业务落地
2025年4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25〕77号),其中提出,要研究推动经营主体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以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开展供应链票据有限追索服务试点。
2025年4月30日,上海票据交易所印发《关于试点为供应链票据提供有限追索服务的通知》(票交所发〔2025〕40号)。为满足市场参与者对追索或有债务风险的防范需求,票交所将依据 “自愿参与、自主选择、自负其责” 的原则,开展供应链票据有限追索服务试点。
自2025年5月开始,各家供应链平台先后落地供应链票据有限追索业务:
2025年5月15日,海尔鑫海汇数科平台率先上线有限追索功能,签发全国首张服务小微、科创企业的有限追索供应链票据。
2025年5月16日,供应链票据有限追索服务的首批业务成功落地,招商银行、简单汇及青岛海尔作为供应链平台参与了此次首批业务。6家企业顺利签发了“仅向承兑人及其保证人(如有)追索”的供应链票据,总金额达5624万元。其中,招商银行作为贴现银行,为这些有限追索票据办理的贴现业务金额为4973.8万元。
2025年5月17日,日照银行落地全国首批有限追索供应链票据贴现融资业务。
2025年5月19日,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指导辖内惠州市分行采取“有限追索供应链票据+‘粤科融’再贴现”新模式,成功落地全国首笔有限追索供应链票据再贴现业务。
2025年5月28日,国新金服“企票通”平台成功落地中央企业首笔有限追索票据业务。
2025年6月以来,工商银行、厦门象屿、中企云链、宁波银行、瑞轩供应链等多家供应链平台先后落地供应链票据有限追索业务。
三、供应链票据ABN
2024年11月29日,上海票据交易所与交易商协会携手启动了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创新试点。与此同时,上海票据交易所印发了《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操作指引》,交易商协会也发布了《关于开展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创新试点的通知》,这些文件为市场参与者开展相关业务提供了操作依据。
继2024年底首单直接模式的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产品成功发行之后,2025年7月,浙商银行与日照银行又相继顺利发行了供应链票据资产ABN。
(1)浙商银行:首单科创供应链票据ABN
2025年7月18日,“2025年度第一期善融供应链票据科技创新定向资产支持证券” 顺利完成发行,此次发行规模为1.207亿元,票面利率1.78%。该证券由浙商银行出任主承销商与票据服务机构,不仅是全国首单科创供应链票据ABN,也是全国首个启用ABN基础资产逐笔信息披露系统的产品。入池票据中,83%由高新技术企业签发承兑,业务范围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领域。
(2)日照银行:首单“银行代理+增信”供应链票据ABN
2025年7月31日,“橙信一号2025年度第一期供应链票据定向资产支持商业票据” 顺利发行,发行总额达1.58亿元。日照银行在此次发行中担任特定发起机构代理人及票据服务机构。入池的票据由山东省内七个地市的多家承兑人签发,涉及清洁能源、船舶制造、科学教育、商贸流通等多个领域的市场主体。
国安供应链-让信用流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