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0477-8310032 0477-8181018
行业动态详情

票据创新产品:供应链票据

2025-07-23 15:45:18 | 来源:云票据 | 编辑:云票据

供应链票据承载着应收账款票据化的使命,是上海票据交易所近年来推出最重要的一个创新产品,央行对此也寄予厚望。本文将依次从供票的提出的背景、业务流程、业务规模和接入的供应链平台四个方面对供票进行介绍。

一、提出背景与概念

2019年6月,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提出要将“支持上海票据交易所在长三角地区推广应收账款票据化”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点推进事项。供应链票据就是依托于"应收账款票据化"推出的创新产品,上海票据交易所将票据嵌入供应链场景, 推出供应链票据平台。2020年4月24日,供应链票据平台成功上线试运行。

所谓供应链票据,是指出票人通过符合条件的供应链平台,基于供应链场景和真实交易关系,在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签发的电子商业汇票

参与供应链票据业务的角色主要有企业(核心企业和供应商)、供应链平台、供应链票据平台、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在其中主要承担提供融资、资金清算等职能;供应链票据平台与符合条件的供应链平台对接,进行数据的传输;企业与供应链平台直接发生业务关系。

二、业务流程
供应链票据平台是票交所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的组成部分, 负责处理供应链票据的出票、 承兑、 背书、 贴现、 转贴现、 回购、 再贴现、 质押、保证、 追索等全生命周期业务。主要业务流程如下: 一是企业信息注册登记。企业通过供应链平台在供应链票据平台上进行信息注册登记, 票交所依托企业信息库进行核验后完成登记。各供应链平台依托其风控机制对企业身份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认证。 二是票据等分化签发和流转。企业间因交易行为形成应收应付关系时, 可以直接在供应链票据平台上完成票据的签发和流转。三是票据质押融资和贴现。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供应链票据平台开展供应链票据质押融资和贴现业务, 为企业提供融资。 四是交易功能。供应链票据贴现后, 可以在银行间市场开展票据转贴现、 回购交易和再贴现, 进一步提高供应链票据流动性。五是到期处理。供应链票据到期后, 供应链票据平台会自动代持票人发起提示付款, 承兑人通过开户机构线上划付资金完成票据结清。


供应链票据与普通电子商业汇票在功能性上几乎没有区别,均可支持拆分,最大的区别在于供应链票据业务须进行交易背景信息登记

三、供票业务规模
自2020年推出供应链票据以来,供应链票据从无到有,业务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的业务总量只有17亿元,2024年业务总量已经增长至4367亿元,较前一年增长95%,累计业务总量超过8800亿元 2024年,供应链票据用票企业约3.4万家,同比增长122%。企业用票金额为2441亿元,同比增长105%。
四、接入的供应链平台

2021年1月28日,为加强供应链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供应链票据平台接入工作,票交所发布《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接入规则(试行)》,对供应链平台的接入标准、办理流程、职责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安排。若要接入票交所,供应链平台需满足如下条件:

(1)为在中国境内合法注册经营的企业法人,注册资本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注册时间不少于3年;

(2)具有可持续经营的能力,股东背景为大型供应链核心企业或信用评级为 AAA 的金融机构,财务状况稳健,最近1个会计年度实现盈利

(3)具有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核心技术以及覆盖供应链全流程的系统功能,能够依法合规采集、传输供应链企业经营、贸易、融资等数据信息,能够通过有效手段识别、核验企业身份、业务意愿、交易关系等相关信息的真实性;

(4)具有良好的客群资源和业务基础,供应链金融相关业务规模超过1000 亿元人民币;

(5)具有健全的系统安全保障机制,通过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或以上备案;

(6)具有良好的运营和服务保障能力,有专业化的技术、业务运营团队,高级管理人员包含熟悉经济金融法律法规、具有金融从业经验的人员;

(7)具有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通过有效手段监测、识别、评估、控制供应链金融风险,具有纠纷和风险处理机制;

(8)企业法人以及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最近两年无影响公司正常运营的重大诉讼和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9)票交所规定的其他条件。


截至2025年6月,已获准接入票交所的供应链平台达到43家,包括28家企业、12家银行、3家财务公司,2025年接入速度加快。具体名单如下:




注:按供应链平台获准接入票交所的时间排序

获准接入28家企业所在行业来看,分布于钢铁、基建、电力、交通、汽车、家电、港口、商贸等多个行业,也不乏第三方平台(中企云链、简单汇);获准接入的12家银行包括2家国有大行(农行和邮储)、6家股份制银行(民生、招商、兴业、平安、浙商、华夏)、4家城商行(江苏银行、日照银行、宁波银行和北京银行);获准接入3家财务公司分别是:中船财务、兵工财务和中国电子科技财务。

上一篇:票交所:进一步做好企业用票服务 下一篇:2025年上半年票据市场回顾与展望
底部